热门搜索: 乙酰化血红蛋白干扰物质 鸭 IgY 血红蛋白干扰物质(犬) 小鼠抗人IgG4-HRP 小鼠抗人IgG3-HRP 小鼠抗人IgG2-HRP 小鼠抗人IgG1-HRP 小鼠抗His-tag单克隆抗体 兔抗重组蛋白A(SPA)抗体 兔抗狗IgG(H+L)(不交叉猫IgG) 兔抗OVA鸡卵清蛋白多克隆抗体 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质控样品 山羊抗兔IgG(H+L) 人-免疫球蛋白轻链λ(λ-IgLC)线性高值原料 人-免疫球蛋白轻链K型(K-IgLC)线性高值原料 人工尿液(不含肌酐,无菌)pH7.2

PRODUCT CLASSIFICATION

产品分类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烈庆祝中国科大发现绿脓杆菌表面运动和适应机制

热烈庆祝中国科大发现绿脓杆菌表面运动和适应机制

更新时间:2015-12-10      浏览次数:1017

绿脓杆菌是一种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机会性致病菌。由于它对于多种抗生素具备耐受性,多数(约90%)在医院内发生的致死急性感染都来自绿脓杆菌的感染。另外,绿脓杆菌可在囊肿纤维化样本肺部形成生物被膜造成无法治疗的慢性感染导致患者肺衰竭死亡。可以说绿脓杆菌是免疫缺失患者和囊肿纤维化患者的*杀手。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金帆课题组在绿脓杆菌表面运动和适应性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他们发现在软表面爬行的绿脓杆菌可利用其菌毛在表面上高速弹射,弹射运动对表面的高速剪切可使表面的有效粘度极大降低,从而减小细菌在表面爬行时的能量耗散。这种*的适应机制可以极大地帮助细菌在软表面上的分散和传播,这项发现对于理解绿脓杆菌对器官组织(通常为软表面)造成感染的初始机制具有重大意义。该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communications。中国科大博士生张荣荣和倪磊为论文共同*作者。

金帆课题组主要专注于绿脓杆菌在表面运动、适应、发展的机制研究。近年来,课题组与其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合作者在该领域连续做出了重大突破并在上产生广泛影响,其中包括:发现了绿脓杆菌在表面上“行走”的运动机制(science,330,197,2010),发现了绿脓杆菌在表面上“弹射”的运动机制(PNAS,108,12617,2011),发现了绿脓杆菌在表面上对运动轨迹跟随的机制(Nature,497,388,2013)。

微信扫一扫

邮箱:1170233632@qq.com

传真:021-51870610

地址:上海市顾戴路2988号B幢7楼

Copyright © 2025 上海信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13019554号-1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TEL:13764793648

扫码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