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 CLASSIFICATION
产品分类免疫电泳磷酸盐缓冲液 (pH8.6) 2025年药典的正确使用方法
该缓冲液在免疫电泳实验中主要有两个用途,使用方法有所不同:
用途一:作为电泳槽缓冲液
稀释使用:药典明确指出,用于电泳槽的缓冲液应是上述配制液的 10 倍稀释液。
配制方法:取 1 份上述浓缩的缓冲液母液,加入 9 份纯化水,稀释 10 倍,混匀。
例如:取 100 ml 母液,加入 900 ml 水,得到 1000 ml 的工作液。
注入电泳槽:将稀释好的工作液倒入电泳槽的正、负两极槽中,液面高度需符合电泳仪的要求(通常需浸过电极)。
注意事项:
一致性原则:电泳槽左右两槽中的缓冲液液面应保持在同一水平,否则会产生虹吸现象,导致区带歪斜。
重复使用:为节省试剂,同一批缓冲液可多次使用(通常 3-5 次)。但若发现缓冲液 pH 值变化过大、离子强度改变(如因蒸发导致液面下降)或明显污染,应立即更换新液。
用途二:作为琼脂糖凝胶的制备缓冲液
直接使用:配制琼脂糖凝胶时,应使用未经稀释的上述缓冲液母液。
例如:配制 1% 的凝胶,称取 1 g 琼脂糖,加入 100 ml 缓冲液母液中。
加热溶解:在微波炉或水浴中加热,使琼脂糖全溶解澄清,注意不要沸腾过度以免水分蒸发。
浇板:待凝胶冷却至约 50-60°C(不烫手但尚未凝固时),将其浇注在水平放置的玻璃板或胶片上,插入合适的样品梳,室温下静置凝固。
核心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
pH 值的精确性:pH 8.6 是此方法的核心参数。pH 偏差会直接影响蛋白质的带电性质和迁移速率,导致电泳条带扭曲、扩散或结果不可重复。每次使用前,尤其是重复使用的槽液,建议重新检查 pH 值。
离子强度:缓冲液的离子强度由配方中的盐浓度决定。离子强度过高会产生大量热,可能导致蛋白变性;过低则会导致电泳区带扩散、条带变宽。请严格按照配方配制,不要随意更改盐的用量。
“搭桥":在将凝胶板放入电泳槽时,需要用滤纸或纱布等“桥接"材料连接凝胶和槽中的缓冲液。桥接物需全浸透,并与凝胶接触紧密,否则会导致电流不均。
缓冲液体系一致:为确保电场环境一致,凝胶中和电泳槽中必须使用相同离子成分和强度的缓冲液。这就是为什么槽液是凝胶缓冲液的 10 倍稀释液的原因。绝对禁止在凝胶中使用一种缓冲体系,而在电泳槽中使用另一种。
安全操作:操作电泳仪时,务必注意用电安全。在连接或取放凝胶时,确保电源是关闭状态。
总结
正确使用免疫电泳磷酸盐缓冲液 (pH 8.6) 的关键可归纳为:
精准配制:严格按药典配方称量,最后务用 pH 计校准至 pH 8.6。
区分用途:
制胶用 -> 使用浓缩母液(未稀释)。
电泳槽用 -> 使用10倍稀释的工作液。
保持一致性:确保凝胶与电泳槽缓冲液体系一致。
勤于验证:每次实验前,检查缓冲液 pH 和状态,及时更换不合格的缓冲液。
遵循以上步骤,即可满足2025版中国药典对免疫电泳实验的基本要求,为获得清晰、可靠的结果奠定基础。
免疫电泳磷酸盐缓冲液 (pH8.6) 2025年药典的正确使用方法